2020中国民族器乐新年音乐会
风华国乐,弦音飞扬,国乐就像经典诗文、传统书画一样,拥有历久弥新不可替代的美。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数千年以前古人就意识到文化层次递进的最高形态是音乐。音乐是只能意会的体验,是充满想象力的个人感受,亲身体验方才能更加真切和细微地感受音乐的美好,2020年1月8日晚,由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专业委员会、北京乐器协会、天津华夏正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联合举办的【2020中国民族器乐新年音乐会】将在北京中山音乐堂呈现给大家,这场音乐会融合了民族音乐和民族语言、渲染民族情感、弘扬民族激情,集合了国乐的弹奏、吹奏、吟唱、丝竹同响、多乐器合奏、编钟乐队伴奏等各种音乐形式,并聚集了国内民族乐器演奏大家如方锦龙(琵琶)、鲁璐(箜篌)、程皓如(古筝)、张子盛(古琴)、周子雷(陶笛)、于川(二胡)、谢若乔(古筝)等,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中华国乐的风采。【2020中国民族器乐新年音乐会】诚邀各位知音朋友届时到场观摩欣赏! 普庵咒 乐谱最早见于明《三教同声琴谱》。传古时普庵禅师所作。《天闻阁琴谱》评:“音韵畅达,节奏自然,令人身心俱静,可谓平调中第一操也。”
本曲又名《释谈章》,最早见于明末的《三教同声琴谱》(1592),本谱据溥雪齐演奏谱整理,张子盛先生编曲。据传南宋曾有普庵禅师可能是本曲的作者。另一说此曲为杭州隐士李永南作。乐曲使用了较多的撮音,形成庄严肃穆的气氛,使人如闻古刹钟声。原曲共十二段,每段结尾曲调相似,听来回还往复,连绵不绝。《天闻阁琴谱》(1876)评曰:“言韵畅达,节奏自然,令人身心俱静,可谓平调中第一操也。” 文王操 这是一首备受古代琴人推崇的琴曲,传为周文王所作。明代以来共计十二部曲谱刊载。此谱中名为《文王思士》另有“思舜”“吕望兴周”等名称,但内容音调皆大同小异。《杏庄太音补遗》予其评价为“鼓此曲令人荡涤邪秽 ,消融渣滓”。苏轼更有“江空月出人绝响,夜阑更请弹《文王》”的千古诗句。 春江花月夜 原为琵琶曲《浔阳月夜》。20世纪30年代,上海大同乐会改为民乐合奏,乐曲取材于唐代张若虚同名诗意,描写泛舟与微波荡漾、月色迷人的春江美景,与江月千古、人世变换的时间迁逝感。2011年张子盛先生汲取原曲的经典旋律,编写为琴、箫、筝合奏曲,突破了传统的古琴演奏技法,使用古朴中和的音色,表现出江月如画的不同意境。
兰陵王 本曲对古琴的技法表现力进行了大胆的突破和尝试。全曲开始以战争号角为引,用动情委婉的旋律刻画了战士离乡、亲人别离、大将出阵等场景;后半部曲风逆转,以激昂奋进的硬朗曲调,用单摇指、双摇指、捻轮、左手拨弦、快速琶音等特殊手法描绘了两军对垒厮杀等气势宏大的战争场面。让人如同回到了古战场,亲身经历那段不朽的传奇。 月儿高 月儿高是一首著名的中国古代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所作年代及作者均不详,相传为唐玄宗所作,其产生背景与《霓裳羽衣曲》酷似。现存最早谱本是明代嘉靖年间的手抄本《高和江东》中的一曲,后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和古筝曲,是器乐艺术中描写月亮的极品之作。
夜深沉 《夜深沉》曲调由繁至简,在快板段落作了较多发展,其中有大鼓的独奏及鼓与京胡的竞奏,使原曲的精华--刚劲且优美的音乐得到充分优美的表现。在京剧《击鼓骂曹》和《霸王别姬》中,用 它来配合祢衡击鼓和虞姬舞剑等的场面。 行者 踏着千年古丝绸之路,追寻沙漠中消失了千年的绿洲古国——龟玆。“向往你神奇般美丽的存在,曾传播着神圣的道义与文明。一路走来,心中再现你曾有过的光辉与辉煌。 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关于乐曲的创作年代迄今无一定论。资料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772—846)写过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听过有关表现激烈战斗场景的琵琶音乐。 《十面埋伏》流传甚广,是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阴平楚》。本曲现存乐谱最早见于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谱》(全称为《南北二派秘本琵琶真传》,又称《华秋萍琵琶谱》)。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汤琵琶传”中,曾记载了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鼓声、剑弩声、人马声……使闻者始而奋,继而恐,涕泣无从也。其感人如此。
诗经千古情 歌词:穿越千年洪荒,关雎鹤鹿鸣,蕳兮盈兮谁与赠?灼灼桃夭红,与子偕老,同剪烛,德音孔昭多良明,岂不尔思,远莫致之,寒泉思亲蓼莪情,亲亲尊尊氤氲华夏,千古共诗情。亲亲尊尊氤氲华夏,千古共诗情。
穿越沙场狼烟,啴啴戎车行,载渴载饥心伤悲,胡为乎泥中,靡室靡家,家难圆,钲人伐鼓鼓如霆,外侮共御,有犯必征,征必大捷多英雄,礼仪之邦中华一统,神州共诗情。礼仪之邦中华一统,神州共诗情。 满江红 原词为宋代名将岳飞作,1920年黎锦晖先生谱曲,原名《满江红.金陵怀古》。著名音乐史专家杨荫浏先生于1925年,移植配入岳飞词。时值“五卅惨案”发生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运动高潮。此曲慷慨激昂,满怀着词、曲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于侵略者的控诉。
主要演员信息:
方锦龙:安徽省安庆市人
在琵琶演奏技巧上,方锦龙有很多独到的发展与创新。其演奏别具一格,激情与韵味并重,擅长体现不同的特点和风格,被同行誉为“以无法为有法,唯独秀于诸家”的优秀艺术家。他根据史料挖掘制作了失传已久的五弦琵琶并注册了专利,被称为五弦琵琶的宗师。先后出版个人CD专辑数十张,如 《琵琶行》、《静夜思》、《临安遗恨》、《十面埋伏》等。《五弦琵琶演奏法》、《方氏阮咸指拨法》等论文、专著在海内外发表。
张子盛:古琴演奏家、教育家。 现任中国昆曲古琴研究会理事,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古琴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北京乐器学会常务理事、古琴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天津七弦琴院院长。
程皓如:著名古筝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古筝专业教师
于川:男,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二胡讲师
鲁璐,1987年出生,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
谢若乔: 青年古筝演奏家,早年保送中国音乐学院,后就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
贺小帅: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首席演奏员,青年笛箫演奏家,
郑文萍: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
1.2米以上凭成人票入场,1.2米以下谢绝入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