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奥交响组曲《冰雪相约》北京交响乐团专场音乐会
时间:2022年2月8日 周二 19:30 场馆: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 演出:北京交响乐团 票价:50 100 180 280 380 580 元 微信订票18515362586 电话订票400-600-4100
曲 目
冬奥交响组曲《冰雪相约》
序曲:冰雪梦幻
第一乐章:冰雪飞舞
第二乐章:激情梦想
第三乐章:冰雪相约
终曲:世界一家
冬奥交响组曲《冰雪相约》内容介绍:
作品的体裁形式
《冰雪相约》是以交响组曲(Symphonic Suite)的体裁形式来进行写作,创作中使用交响组曲的套曲方式来进行作品的整体结构组织。交响组曲是西方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种音乐形式,它的形成、发展和成熟大约在17、18世纪之间,是西方器乐演奏技法与和声理论得到高度发展之后的产物。其题材内容之广泛、表现手段之多样、技法要求之高超和艺术内涵之丰富都是其他音乐艺术形式所无法企及的。正因交响组曲的这一艺术特性,非常适合表达冬奥会的音乐题材,冬奥会内容庞大,范围广泛,通过组曲的方式来进行创作,相对其他交响曲方式的运用,有着更大的自由度,对作品的整体艺术表达很有帮助,更能够抒发奥运的自由竞技、奋发拼搏之精神。
作品的结构组成
“冬奥会交响组曲《冰雪相约》”总共由五个乐章组成(包含序曲和终曲部分),每一首乐曲都有标题。分别为:序曲——《冰雪梦幻》、第一乐章——《冰雪飞舞》、第二乐章——《激情梦想》、第三乐章——《冰雪相约》、终曲——《世界一家》。每一个乐章由若干乐曲组成,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在音乐之间达到一定的关联度,让作品更加紧扣主题,使之主线明显。严密的乐思组织使音乐主题的核心思想能够和作品的立意出发点吻合,从而让作品的音乐形象更加动人,使作品更有逻辑性,更具艺术价值。
作品简介
1.序曲:冰雪梦幻
序曲是整个作品的缘起,拉开了冬奥的冰雪序幕,在序曲中整体的艺术表达充分运用写意的手法,描绘了冰雪季节里色彩斑斓、无比梦幻的美好世界。白雪皑皑,无边无际的天空映衬着广阔的冰面,雪花翩翩起舞,序曲中就是要营造这种梦幻般的美丽世界。音乐在创作上注重色彩表达,不仅在节奏上飞速极越,更在和声色彩上错落交替,彰显无穷的想象力。
2.第一乐章:冰雪飞舞
第一乐章《冰雪飞舞》主要展现了在冬奥会中各种令人印象深刻的体育项目,将这些体育项目通过音乐语言来进行刻画,使之更加动人,让运动充满感情。音乐中更加诗意化地刻画了冬奥会体育项目,将其和舞蹈的语言相融在一起,使得整个篇章的音乐形象富有画面感,更加鲜活动人。在第一乐章中,音乐的舞蹈性比较强烈,在环境中将冬奥运动紧密联系起来,加强了体育动作和音乐节奏的完美融合。
2.1.雪地起舞
雪花飘飘,舞姿洒洒,运动员们在雪地中纷纷舞动起来,这是充满快乐的舞蹈。《雪地起舞》是有颜色的,在白茫茫的冰雪大地中一团“红色”在尽情舞动,白色紧紧围转着鲜红,这是跳动着红色血液的激情之舞,这种滚烫,是生命的热能,随着音乐的热感节拍自由地舞动起来。
2.2.冰上嬉戏
《冰上嬉戏》是俏皮式的写作方式,快速的半音阶在弦乐群轻盈的演奏中,就像冰上飘出的小雪花。众多的色彩和弦音组成了略带滑稽的音型,仿如看到孩子们在冰面上无拘无束地玩耍,我们的运动员们更是在冰面上不断地展现他们高超的溜冰技巧。
2.3.快乐雪橇
《快乐雪橇》既是运动,更是生活,是让我们用音乐来体味运动的快乐,感受运动的无穷乐趣。音乐引子在弦乐群的飞速快弓中强烈拉开,铜管组强有力地奏出了音乐的坚实动机,紧接着木管乐器伴随着雪橇的音乐主题欢快地吹奏起来,让听者仿如置身于雪地中,无拘无束地玩耍着雪橇。整个乐曲充满动感,快速的音乐织体由明朗动感音阶组成,音乐主题在强有力的铜管号角中不断呈现展开。作品充分表达了冬奥运动中那种明亮、充满乐观的运动精神。
2.4.冰雪圆舞曲
《冰雪圆舞曲》是非常典型的圆舞曲音乐风格,整首作品旋律流畅,节奏明显,是一首听感很强的作品。圆舞曲作为常用的音乐体裁在描写运动中具有很好的效果,在音乐中不稳定的三拍子节奏组合对展现运动中“不断连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作品主题明朗、透亮,更呈现了浪漫的情怀。在圆舞曲充满弹性的律动节奏运动下,展现了在冬奥的冰雪运动中,人们是那么的幸福乐观,一切都充满了自信和甜蜜。
3.第二乐章:激情梦想
激情和梦想是共存的,有梦想的同时,激情也必然存在。一个梦想,如果没有激情,人也没有动力去实现,激情辅助梦想的成功,梦想使我们生活永存激情。冬奥会的梦想是人类的共同梦想,是其精神的重要来源。梦想,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激情的释放。这个乐章是本作品的一个高点,整个乐章激情照耀,抒展宏伟梦想,音乐是热情的,色彩是明亮的,情感是热烈真挚的,一切都充满着无限激情。
3.1.自由飞翔
在《自由飞翔》中,正如“我们就带着曾经的美好梦想飞到想去的远方”那种浪漫诗意,描写了人们对自由飞翔的向往,对自由飞翔的热爱。作品中,主要通过滑雪这一项特定的冬奥会运动项目,来展现飞翔中的自由,能够自由地飞翔是人类的梦想,也是奥运的精神体现。
3.2.超越自我
在奥运会赛场上夺得金牌是每一位参赛运动员的梦想。每一枚金牌,是运动员们无数的汗水与心血之结晶,是自己与对手较量的公平结果。但是,突破比金牌更重要。每一次突破,是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而实现的精神梦想。《超越自我》的创作动机正是立足于这种伟大的奥运精神做为写作支点,通过音乐的主题发展和情感构建,展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也同时表现了运动员们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
3.3.速度与激情
音乐在这里是热烈并富有动感激情的,音乐情绪在充满速度感的律动中不断地行进,充分展现了冬奥健儿们在赛场上激情的运动画面。音乐动机由飞速的三连音节奏构成,不间断地连续组合呈现,音乐主题灵动地发展开来。在冬奥会中,每一个项目都充满着无限激情,体育的那种动感,那种紧张速度,诞生了无限激情,《速度与激情》就是在这方面的真实写照。音乐在快速动感的节奏冲刺中,音乐的主题犹如号角般冲天响起,这股力量就是梦想的动力,是一种无限能动速度与激情!
3.4.梦想的光芒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人生总是期待梦想有成。恢弘的梦想充满了阳光和色彩,无一例外地会使人生充盈,境界升华。《梦想的光芒》讴歌了梦想的伟大,在音乐中,铜管的壮丽演奏,将梦想的光芒从音符中照耀出来。本首乐曲高度颂扬了冬奥健儿们为梦想而努力奋斗、为实现梦想不断超越自我的崇高奥运精神。
4.第三乐章:冰雪相约
2022年,奥运圣火将再次在中国燃烧,奥林匹克运动将迎来又一个璀璨的东方盛典!冬奥之约,让梦想永驻,这是奥林匹克和平之梦,也是中国宏伟之梦。期待许久的冬奥之约,以冰雪为媒,以长城为桥,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天赐之机。百年奥林匹克和中华古老文明,再次交汇,在金莹剔透的冰雪中相约北京。本乐章主要的着力点在“相约”,通过“世界之约”,将北京同世界联系在一起,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连接在一起“筑梦冰雪 相约冬奥”,该乐章是本组曲的核心乐章。本乐章在创作中,将东方的古典唯美与西方之奔放热情充分融合,以期达到音乐艺术的东西交融、相得益彰。在音乐中既有“北京味”又有“国际范”,传统与时尚、古典与现代,这些完美的碰撞都在本乐章中每一首乐曲中毫无保留地展现开来。让每一个音符散发着浓郁的中国味,向全世界发出邀约,在北京我们“冰雪相约”!
4.1.缘聚北京
《缘聚北京》是充满东方韵味的乐曲,作品从写意出发,音乐主题不断地变奏发展,随着浓意渐近,音乐中的热情瞬间爆发,在东方唯美中展现奥运力量。整首作品充分运用东方的美学思维,由无数音符构建了一座宏伟的北京城。《缘聚北京》从北京出发,将北京的文化特色融入其中,更将国际的音乐语汇与中国民族特色音乐语言交融,让这种世界缘分在北京凝聚、更在京城荣耀绽放!
4.2.冰墩墩与雪容融
《冰墩墩与雪容融》是根据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与雪容融的形象来进行刻画的,乐曲充满了无比可爱的形象感,音乐活泼、生动,冰墩墩与雪容融的那种音容笑貌就像好客热情的北京人。在《冰墩墩与雪容融》中,音乐的语言充满了童趣,快乐活泼、灵动无比,诙谐幽默的创作手法,使冬奥会吉祥物生动俏皮、跃然纸上。在配器中,木管技巧的灵活运用,弦乐和铜管的不同节奏音型组合等这些配器技巧,都为成功刻画生动的音乐形象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4.3.四海相约
《四海相约》是我们的重要约定,是我们向全世界发出最诚挚的“世界之约”,这种约定是那么美好,那么令人向往。这首乐曲着力点就在“相约”,这种约定是宏伟的,是世界性的,是快乐之约,是激情之约,更是和平之约,音乐在这里面描述了人们对冬奥会的期盼和向往。
4.4.我们等你来
《我们等你来》好比是冬奥交响的迎宾曲,是独特的音乐请柬,更是对全世界的热情召唤。本首乐曲描述了好客的北京、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民,用最诚挚的热情欢迎远方的来客。整体音乐富有强烈的节奏感,每一个乐段通过热情的音乐桥段密集相连,在乐句之间更是环环相扣,句句透出轻松快乐的音乐情绪。音乐主题奔放、热情,充满浓厚的人情味,音乐情感深厚饱满,展现了淳朴的中国人民对世界友人的热情、温暖、好客和慷慨。
5.终曲:世界一家
终曲是整个交响组曲的一个总结,《世界一家》是冬奥会的核心精神体现,是人类爱的终极体现。终曲在爱的核心中徐徐展开,平静舒缓、庄严肃穆,一切都在绵长的气息中奏出了和平大爱的乐章。随着音乐情感的不断升华,音乐的节奏也密集起来,中间部分的变奏乐段将大爱化作一团火焰,辉煌的铜管强烈吹响,誓将世界大爱进行到底。激情过后,音乐变得更加宽广、辽阔,仿如乘上“诺亚方舟”环游宇宙,在结束部,伴随着交响最强音奏出了爱的最强音!有爱的世界,是大同的世界,冬奥会就是爱的大家庭。在这里,音乐点燃了爱,让我们在奥运精神中沐浴,让和平的生活永存!
北京交响乐团
Beijing Symphony Orchestra
被誉为“首都明珠交响乐团”的北京交响乐团,成立于1977年10月,隶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上世纪90年代,北京交响乐团在时任艺术总监谭利华的领导下,进行了重大改革与调整。2020年聘请我国著名指挥家、打击乐演奏家李飚担任艺术总监和首席常任指挥。作为中国首都北京音乐文化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创造者,该团在成立和发展的43年中,凭借高度的职业化标准、严谨的演奏技艺、丰富广泛的曲目和深厚的音乐修养,使得北京交响乐团成为中国最受欢迎和国际颇有影响力的乐团之一,赢得了世界性的广泛关注与赞誉。
北京交响乐团多次代表国家及首都参与大型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并多次出访德国、英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捷克、波兰、克罗地亚、匈牙利、土耳其、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韩国等国,并在全国各地和港澳台举办巡回演出。2001年至2017年八度载誉完成了欧洲巡演,获得欧洲评论界极高的评价。2013年乐团首次登上美洲大陆,对墨西哥、美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巡演,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华盛顿邮报通栏标题称——“北京交响乐团掀起古典音乐热潮”。
北京交响乐团从1994年就开始致力于广泛而深入的普及交响音乐会。其足迹遍及北京的军营、厂矿、学校、社区以及中国的各大音乐厅和高等院校。在二十多年的普及足迹中,北京交响乐的普及音乐会多达近千场,涉及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的观众人数上百万人次。2016年,由北京交响乐团发起的“首都市民音乐厅”,倡导“百姓身边的交响乐”,推动古典音乐走进首都市民的日常生活,成为首都公共文化的惠民品牌。 |